给杨福平整的没脾气,只好让小孙跟二平把这堆废纸,拉到一边儿,省的耽误店里的进出。
讨饭婆子把地上散的捡走了三三两两的一小堆儿。
买完粮食的人,踩到钱了也没有避让。
有的印上了个脚印之后,又从鞋底上掉了下来,被风吹的飘飘然的不知道去了哪儿。
有的沾到鞋上,被不知情的鞋子主人踩在脚下,沾灰见水,揉成了纸屑。
等买粮食的人都走完,天儿也差不多要黑了。
杨福平准备关门,二平看着门外的一袋子金圆券,可惜道:“我这辈子,还没见过这么老些钱呐!”
小孙赞同道:“谁说不是呐,就是法币不值钱那会儿,东家也没按袋子发钱!”
这话说完,连着杨福平也笑了起来。
招呼着几个人:“来来,捡着品相好的,一人留几把,别的不说,以后老了,跟儿子提起这一段儿的时候,省的人家说咱吹牛!”
小孙一马当先,还真摊开找了几把。
二平凑趣的也拿了几把,就连福安,也凑过去拿了几把。
连着东家发的二十斤玉米面儿,乐乐呵呵的上板儿道别了。
二平临走还说了句:“咱们新东家,想着年后把门给换喽,说这门关的费劲,看着还老气!说是要新年整点儿新气象!”
福平打量下自家粮店的板儿门,只觉这个新东家想法多!
回家汇报完跟老钱的对话后,忍不住吐槽道:“还不知道这位能当几天东家呢,年后居然就开始动土啦!”
杨远信被儿子的大胆吓了一跳:“你跟老钱这么说,不是打草惊蛇吗?”
杨福平不这么认为:“爹,我开口前也想过。
这位周东家,不可能就我见过。
他那脸太有特色了!
以后但凡新政府排查,他得第一个上名单。
可偏偏爷爷给的预警上,我们这家粮店一直等到公私合营才出事儿。
如果不是新政府被蒙蔽了,那就一定有我不知道的原因。
比如,他是个饵!”
这番话是在大家伙都进被窝后,爷俩坐在堂屋说的。
此时灯花毕波作响。
杨远信的心也紧张的跳了一下。
杨福平大胆假设,继续分析:“如果假设这位是饵,就一定有他想要保护的对象。
让我想想······”
杨远信打断了儿子的话:“这些事儿,自有人去操心。
你就别想着继续追问了。
到此打住!
大过年的,操心点儿实际的。
明儿跟你娘上街买东西去。
听说城里调来的一批猪肉牛肉跟羊肉,每个区都有点儿。
要是手慢了,今年春节就吃不上肉饺子了!
不拘什么鲜肉,明天你跟福安一定要买上点儿!”
精明的杨福平瞬间回归现实:“哎呀,这可是紧要大事!”
笔趣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