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趣阁>玄幻小说>活在民国当顺民> 第64章 强买强卖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4章 强买强卖(2 / 2)

三伯在咱们村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。

你看他们家,一代不如一代。

福平跟福安,都混到扛大包了!”

杨清河疑惑道:“不能够吧,不是说在粮店当个管事儿吗?”

杨远宏可惜道:“远信哥亲口说的,得去粮店扛粮食挣口粮,扛粮食扛大包都差不多吧。

不过爹,咱们都是姓杨的,打断骨头连着筋。

我远信哥自己混的不咋地,对我可是挺有诚意。

这俩买卖,我觉着都能干。

可咱家本钱不够,咱合计下,哪个更好点儿?”

杨清河吐个烟圈儿:“这还用问?当然是书铺了!”

“为啥?”俩儿子都不解的问道。

杨清河故作深沉:“你们俩三四十岁的人了,孙子都有了,脑子还跟个摆设一样。

你也不想想,这俩买卖,跟你远信哥有联系的就一个书铺,至于茶馆儿那事儿,咱要是真应了,你远信哥可是隔着人牵的线,以后有啥事儿他可就招呼不了了!”

这事儿还能这么看?兄弟俩受教了,果然你爹还是你爹。

杨远宏点头应道:“那过完初五,我就出发,早说早了。等我在城里稳住了,咱家也跟我三伯家一样,买个院子进城!

我算是看明白了,在乡下窝着,要是没个官面儿上的人,但凡多收三五斗,别人看了都扎眼!

也是走了背时运了,家里这一倾多地(一百多亩),居然成了个烫手山药。”

杨清河家里,确实是出了点儿事儿,但不是小事儿。

想当年,杨清文为了带着媳妇出去单过,被老辈儿软磨硬泡的留下了大几十亩的地。

加上家里原有的,分给其他三个兄弟后,杨清河自己就分到了八十亩。

杨清河媳妇结婚时带过了五亩地,这些年省吃俭用的攒下来了十来亩地,将将凑够了一顷地。

地不错,地旁边临河,大部分都是水浇地。

所以他家的地,最不愁佃了,亩产也比旱地强的多。

新政府进城后,刚开始还有些革新的气象,可慢慢的,从里面烂到外面。

上行下效,杨清河家的这块儿地被人看进了眼里。

离四九城近,产量不错,家里没什么官面儿上的人。

唯一一个吃公家饭的亲戚,还是在县里财务科当个小干事。

多好捏的软柿子啊!

于是就有人递话了,人家也没说要,人家说的是买,就买那一顷地里面八十亩的水浇地,不好的人家还不要。

刚开始杨清河打哈哈,毕竟说的是买嘛,听着能商量。

结果二儿子的小舅子拿了两条小黄鱼去打点,得到个准话,那头儿是四九城里扛枪的,县里没人说的上话!

不过看在两条小黄鱼的面儿上,人家给宽限到了开春,不卖,那就送吧!

杨远信平日里自得家里地是一等一的肥田,这会儿想起来后悔的都想扇自己巴掌,任他给的再多,那是一家人的根儿啊,怎么能卖呢。

老祖宗眼里,卖房子卖地,那是头等的败家之举!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笔趣阁